活动内容:

《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行走书系”2018新作
▼▼▼
在2018上海书展开幕之际,我们邀请到了《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的作者乔争月、张雪飞来为我们讲武康路建筑的故事。

2009年乔争月搬到武康路的一个弄堂时,没想到是这条风貌道路网红的前夜。2011年武康路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此后专程来喝咖啡、踩落叶、看老房子的游人越来越多。
这变化背后有什么缘由?
▼▼▼
低调安静的武康路曾有怎样的传奇和故事?
▼▼▼

分享嘉宾
《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作者:乔争月
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主任记者、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黄浦区青联委员、第二十五届上海新闻奖获得者。著有《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英文作者),译有《邬达克》、《绿房子》等专著,其中《上海外滩建筑地图》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市银鸽奖。
▼▼▼
为找到答案,乔争月对武康路的历史建筑、城市空间特征、武康路保护规划理念等进行梳理,做了大量实地采访和英文报纸调研工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进入城市发展的“黄金年代”,业界认为有两个区域最能体现国际大都会的形象—经济引擎外滩和遍布高档住宅的旧法租界西区。

完成《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一书后,乔争月将目光转向昔日法租界西区这条不长但故事多的武康路。她将分享2018年上海书展新书《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中的部分精彩内容,讲讲网红武康路前世今生深藏不露的秘密。

为该书担纲摄影的第二作者、建筑师张雪飞将分享《镜头下的武康路》。
▼▼▼
分享嘉宾:张雪飞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曾任职于大型设计院多年,2006年成为法国PBA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区创始合伙人至今。
主要作品:2009年国庆阅兵天安门及人民大会堂指挥中心改造设计以及众多的室内及景观设计项目。目前专注于城市更新及老建筑再生设计,2012年开始长期致力于城市历史建筑摄影与人文环境摄影工作。
▼▼▼

更多精彩内容,8月18日(周六)下午1:30,我们在武康路393号(甲)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