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近龙华路)
游客出入口:1号门(龙华西路180号)、3号门(天钥桥路1155号)、4号门(龙华路2591号) 开放时间:陵园6:30-17:30 (17:00停止入园,17:30清场) 纪念馆9:00-16:30 (16: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 电话:021-64685995 恢复开放公告: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6:00 ( 15:30停止入园)。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等室内场所因设备维修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点击查看详情。 网址:http://www.slmmm.com/ | 预约
![]() |
【景点介绍】
来到这里,自当怀着一份崇敬之情。龙华烈士陵园于1994年5月27日开工,1995年7月1日正式开放,其纪念馆于1997年5月28日开馆。陵园建有纪念、瞻仰、碑苑、遗址、烈士墓、就义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游憩等区域。红岩石、入口广场、原名牌楼、纪念桥、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馆、无名烈士陵等一系列建筑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陵园的南北主轴线上。龙华烈士纪念馆也在龙华烈士陵园中,里面有被害于龙华及附近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革命志士的墓地及纪念碑、纪念雕塑,是中国百年风雨的缩影。
除了纪念和瞻仰烈士风采,陵园建有大量的纪念雕塑和碑苑。这些风格各异的雕塑与书法艺术有序地散落在园中各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吸引了艺术爱好者前来观瞻。
龙华烈士陵园建筑的艺术特点是主题、主轴线、立体建筑的融合,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替。红岩石、入口广场、园名牌楼、纪念桥、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馆、无名烈士陵等一系列建筑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陵园的南北主轴线上。入口处的红岩石,以其特定的思想意蕴点出了陵园的人文主题;纪念广场是陵园的中心地带;纪念馆以四层素色花岗石阶梯与金字塔型的蓝色玻璃幕墙和谐组合,于庄严凝重中透出明朗开阔的意境……这些建筑成功地营造出陵园独特的纪念氛围,并以其庄重大器、中西合璧、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风格,使龙华烈士陵园成为上海标志性纪念建筑。
陵园还是一个“春日桃花满园,秋日红叶遍地,四季松柏常青”的绿化胜地。桃花是陵园的一道风景,更是烈士辉煌人生的写照。“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首烈士名诗,使桃花和英烈融为一体。
【关于建设】
龙华烈士陵园的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早在1950年龙华地区挖掘出“龙华二十四烈士遗骸”后,老一辈革命家就萌发了在此建立龙华烈士陵园以告慰先烈的心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1957年向全国有关设计院、大学征集了“龙华烈士纪念公园”总体设计方案,并作筹划,后因故而未竟。
1963年,中共上海市委重拟建造龙华烈士纪念公园,在原龙华公园的基础上征地、围墙、绿化,在公园入口处矗立“红岩石”。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中断。
1983年12月,赵世炎烈士夫人夏之栩来上海龙华后,上书中央建议修建龙华烈士陵园,中央4月14日批示同意。次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筹建龙华烈士陵园的请示》和《关于龙华烈士陵园总体设计方案的请示报告》。
1987年,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将筹建龙华烈士陵园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江泽民为龙华烈士陵园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邓小平为龙华烈士陵园题写园名,1991年2月,陈云为龙华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根据国务院批示,批准上海市烈士陵园迁入龙华烈士陵园一并建设,建成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依此批示,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于1994年5月27日开工,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7月1日对社会开放,其纪念馆于1997年5月28日开馆。
【纪念馆简介】
龙华烈士纪念馆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展线长度1300米,基本陈列《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展,共分为“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信仰的召唤”“使命的执着”“信念的坚守”“民族的脊梁”“胜利的奋 争”“时代的先锋”“尾厅(仰望)”8个部分。展览以“创新发展”为总体要求,紧扣“英雄之城孕育英雄,英雄精神激励后人”主题,本着“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的布展理念,使用照片1500余张、实物400余件、油画、国画、螺钿、铜版、漆堆、玻璃刻画等各种艺术品百余件,并辅以多种先进的陈展技术,集中展示了256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
为了深入展陈英烈英雄事迹,创作团队通过故事来呈现人物精神,将78条人物格言放置于展陈版面的醒目位置,还通过变换格言字体的大小来凸显重点内容。另外,展厅中放置了69块口述史屏、52块互动知识屏、29块内容扩充屏,多角度还原一个个真实的英雄。
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陈列着全国首个动态雕塑多媒体音乐展项。天花板上的大屏幕中,乌云密布、闪电狰狞;在澎湃激昂的乐声中,三组分别象征“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的雕塑,缓缓聚拢,象征着龙华精神的凝聚;精神之光冲破了黑暗统治,屏幕上,漫天的桃花吹散了乌云与闪电……
二十四烈士雕塑多媒体剧场采用雕塑、光影、音乐、舞蹈、朗诵五维艺术的手法将龙华二十四烈士生动再现,向观众演绎英烈们由生而死,死而永生的感人故事,在纪念馆展陈上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
尾厅(“仰望”)通过环幕影片播放英烈和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成果和远景。
1500余张照片、400余件文物、史料以及百余件艺术品,“转化”为一首“英雄壮歌”传递给观众。
沪ICP备2022002669号
|